一号文件把小城镇作为城乡统筹的重点:8os
一号文件把小城镇作为城乡统筹的重点🤺《8os》➖15年前,牧民更尕南杰住在海拔近5000米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措里玛村。为响应国家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的号召,128户407名牧民群众从400多公里之外搬迁至格尔木市南郊。
“我们正在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债务、金融等潜在风险。中国储蓄率高达50%,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裕资金。地方性债务70%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是有资产保障的。”李克强说,“中国不会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批判多元主义的学者中,洛伊(Theodore M.Lowi)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1969年,洛伊出版了《自由主义的终结》(The End of Liberalism)一书,学术界认为这部著作实现了从多元主义向多元精英主义的转变。虽然达尔和林德布洛姆都有明显的多元精英主义色彩,但是,人们往往把他们归入到多元主义的行列中,而认为洛伊才是一位从多元主义向多元精英主义过渡的人物。的确,洛伊成功地在多元主义与多元精英主义之间划出了一条界线。根据洛伊的看法,多元主义强调权力在各种社会团体之间的分配,显示出了“权力与控制无处不在”,因此,“它拒绝在政府与非政府机构的功能中进行自然区分的观念,这是正确的”[12]。但是,“正是因为法律制定太过松散,行政部门享有了大量的裁量权,在这过程中特定团体有机会干涉法律规则的制定,并不惜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来提升他们自己的利益”[13]。也就是说,不同的利益集团所拥有的资源是不平等的,不同的利益集团是不可能平等地进入政策问题建构过程中的,每一个利益集团所代表的也都是特殊利益而不是公众的利益,更不会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所以,利益集团控制的政策问题建构并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和民主的合法性。受此影响,达尔在他1985年出版的《经济民主的前言》中修正了自己的部分观点,对利益集团对政治的不均衡影响给予了关注。
《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0月23日),根据凯尼斯和施耐德(Kenis and Schneider)的看法,在20世纪70年代末,政策网络以及类似概念的出现并非一种巧合,而是反映了政治转型的现实。因为,这一时期的公共政策过程呈现出如下特征:(1)有组织的集体行动成为社会的基本特征;(2)政策制定发生在部门分割的和更为精细化的政治系统中;(3)相互竞争的利益集团被高度动员起来,导致了政策问题建构过程的过度拥挤;(4)国家政策涵盖的范围扩大了;(5)政策制定的部门化导致了国家的“碎片化”;(6)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界限变得模糊,政策制定更多地发生在国家与利益集团的组分中。[29]因而,政府过程不再遵循“议会制定政策,行政执行”的教科书式的二分传统,而是变得错综复杂,“政策网络的建立就是精英们对现实状况的反应”[30]。
【編輯:白石正】
相关新闻
- 科学分析和处理效率、公平和收入分配关系 2023-06-02 10:01
- 百年守正创新:社会主义的中国贡献 2023-06-02 09:22
- 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2023-06-02 09:28
- 闽山闽水物华新 2023-06-02 10:01
- 农村改革要坚持面上的改革和点上的试验相结合 2023-06-02 09:49
相关新发布
- 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06-02 09:41
- 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2023-06-02 09:22
- 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2023-06-02 10:02
- 统筹发展和安全 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2023-06-02 09:31
- 让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 2023-06-02 09:24